为了能够让阿里巴巴活到102岁,在其成立10周年之际,18位创始人辞去创始人身份,公司开始迈进合伙人时代;在其成立20周年之际,阿里巴巴“灵魂人物”马云正式卸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一职,接棒者是公司CEO张勇。
对于接棒这家年营收突破3700亿元人民币、市值接近460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的那个瞬间,一向逻辑缜密的“逍遥子”张勇记忆是模糊的。今年1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张勇表示:“具体场景我也记不得很清楚。他(马云)每次从外面跑一圈回来以后,两个人约时间聊两三个小时,(是在)某一次当中(提出)。”
事实上,自从四年前从马云手中接过CEO以后,马云刻意减少出现在阿里巴巴的时间。马云对未来的前瞻性和穿透力,是阿里过去十几年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即将继任的“掌舵者”张勇将把阿里巴巴这艘巨轮带向何方?
张勇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官网
转换和过渡
张勇自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以来一直展现的创业者和创造者格局,给阿里巴巴带来关键性变革。
天猫是张勇首次创业的成果。2009年3月,张勇接手了处于困境中的淘宝商城,以内部创业的姿态主导了天猫的崛起,在阿里巴巴原有的商业模式上创造了赋能全球品牌的新模式。张勇更是一个创造者。他创意与主导的天猫“双11”,一经推出即成为现象级商业盛事,这一凝聚和调动全球商业力量的标杆迄今难有后来者超越。
张勇更在诸多方面改变了阿里巴巴。他重新设计了淘宝的商业模式,随后力主举全集团之力“All in无线”,使手机淘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
张勇主导投资了苏宁、银泰,打造新零售标杆盒马,入股高鑫零售,收购饿了么,和星巴克等一系列国际品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使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成为2017年以来的全球商业关键词和重要趋势。2019年更是推出了集合阿里集团所有业务单元力量的商业操作系统。
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从商业公司到科技公司、从平台到经济体,再到商业操作系统,在进入智能时代的前夜,张勇正在主导阿里巴巴更多更深层面的变革。
2018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官网
去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一年后张勇接棒马云担任董事局主席一职。为了保障交接的平稳进行,过去一年,“马云”这一名字相继从阿里巴巴多个关联公司的股东、高管名单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张勇”。今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重选了4名董事,包括香港前特首董建华、雅虎创办人杨致远、雀巢集团前执行副总裁龚万仁、阿里巴巴CEO张勇,而张勇是这次唯一一位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提名的董事。
如何完成从CEO到董事局主席的转换和过渡?
“有些变化很大,有些变化不大。马老师为了这个事情也准备了很久。他这几年慢慢淡出公司具体业务的参与。他一年飞800小时、一千小时。特别这几年来,我接任CEO后,他为此准备了很久。所以从这点上变化不大,但从作为董事局主席来讲,承担的职责变化会很大,无论外界与公众的沟通,还有在社会活动层面,因为毕竟阿里这么大一个经济体,必须要跟社会紧密连接。”张勇表示,自己主要把精力花在公司运作上,马云则在社会活动层面花了很多时间。现在如果两个角色放在一个人身上,对他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外界评价马云是激情澎湃、天马行空,张勇则是脚踏实地。张勇主导的阿里巴巴会进入一个精耕细作的时代?
张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天马行空、脚踏实地”,缺哪边都不行,不能光精耕细作,还要有愿景,要看长远、看未来,看别人看不到的局,这非常重要。精耕细作也许能使公司效率获得显著提升,但没有办法发生化学变化。要想未来,想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对大的走势要有宏观判断。“过去几年,我也是不断在挑战自己。”
张勇曾提出,阿里巴巴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GMV达1万亿美元,远景目标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1000万盈利小企业、创造1亿就业机会。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