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灰飘散的讲台上,总有几道身影常年与咽喉炎抗争。当第41个教师节伴着桂香来临,我们不仅要献上鲜花与贺卡,更应看见那藏在咳嗽声里的坚守。
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嗓音障碍,其中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8倍。教龄5年以上者发病率显著上升,呈现明显的职业累积效应。
日均3-5小时的高强度用嗓,声带黏膜长期处于摩擦状态,易引发充血、水肿。粉笔粉尘刺激呼吸道黏膜,空调环境湿度不足(常<40%)导致黏膜脱水,缺乏科学发声训练,课间饮水不足、清嗓代偿等不良习惯加剧损伤。以上因素都易导致老师们出现咽喉不适症状,常见咽痛、声音嘶哑、咽干灼热、咽痒咳嗽、咽喉异物感、频繁清嗓等。
守护教师“天籁之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基础防护:日常行为管理
1、遵循“20-20-20法则”:每讲20分钟,喝20ml温水,休息20秒。
2、掌握腹式呼吸法,减少声带负荷。
3、避免咳嗽清嗓动作,可用吞咽唾液代替。
二、环境优化:教学场景改良
1、教室湿度维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
2、佩戴便携式扩音器,将日常说话强度控制在60分贝以下。
3、板书时侧身45度,避免粉笔灰直喷咽喉。
三、医学干预:中医药疗法
1、中医食疗:如雪梨百合羹、金银花薄荷茶、陈皮罗汉果饮等。
2、常备清热解毒、开音利咽的中成药,及时缓解嗓音咽喉不适症状。
华森制药甘桔冰梅片是治疗中医优势病种嗓音咽喉疾病的特色中成药,可快速镇痛,恢复嗓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处方源自经典喉科名方,由桔梗、薄荷、射干、青果、冰片、蝉蜕、乌梅、甘草共八味药物组方而成,具有清热开音的功效,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失音声哑及急性咽炎出现的咽痛、咽干灼热、咽粘膜充血等。药理毒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甘桔冰梅片治疗咽喉疾病可发挥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抗变态反应,有效缓解声音嘶哑、咽痛、咽干灼热、咽黏膜充血等,改善症状快,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治疗中医药优势病种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早期声带小结的特色药品。
华森制药甘桔冰梅片凭借其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成分明确、工艺先进、经济性好等特色优势,先后被《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新冠感染成人居家中医药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春季成人流感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等十余项指南/共识收录并推荐,并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被纳入国家级、多个省市级防治指南推荐作为新冠感染咽干咽痛常备药,得到广大医生患者好评。2023年,甘桔冰梅片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相关部门评选并发布的《100个基于评价证据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位列40),更是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和中医药特色等6+1维度对甘桔冰梅片给予了最大的肯定。
同时,甘桔冰梅片价格合理,经济性好,患者依从性好,是临床一线应用最为广泛的咽喉类中成药,并已跨出国门,在新加坡注册上市销售。作为重庆市优势中成药大品种,重点支持品种,华森制药甘桔冰梅片入选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支持项目,将进一步推动该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临床应用。
粉笔灰终会落下,但知识的声音应当永远清亮。在这个金色的九月,让我们致敬“沙哑”的园丁,守护教师“天籁之音”。
推荐阅读: